close



春、夏交替是候鳥北返季節,桃園大園沿海最近陸續出現同為稀有過境鳥「跳鴴」,及披上一身繁殖羽的「池鷺」,短暫在農田棲息、覓食,準備飛往北方繁殖後代,桃園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吳豫州表示,過境期大園鳥況精彩,但又出現「誘拍」情況,呼籲不應為拍照私慾,影響野鳥遷徙習性。

跳鴴又稱作「灰頭麥雞」,主要在大陸東北、日本繁殖,冬天南遷到東南亞,過境期在台灣海岸零星出現,外觀頭頸、肩羽各呈現灰、褐色,繁殖季時胸前黑帶明顯,族群在全球數量穩定,雖然未列保育類,在台灣相對少見僅偶有紀錄。

除了跳鴴外,在台灣同屬稀有過境鳥的池鷺也過境大園,最近更有人同時觀察到6隻群體出現紀錄,同時都已經換上鮮豔的繁殖羽,其頭頸呈現栗紅色,翅膀到尾巴會長出藍黑色簑羽,與冬羽和黃色有很大差異,棲息在水稻田以魚蝦、螃蟹等甲殼類動物為食。

由於每年2月至5月是候鳥北返季節,桃園沿海除了跳鴴、池鷺紛紛現蹤,田埂間黃鶺鴒、青足鷸、鷹斑鷸也都隨處可見,許厝港海邊還會有整群的小環頸鴴、東方環頸鴴及洪胸濱鷸棲息。

吳豫州也提到,最近大園沿海同時出現2、3隻稀有過境的鵐,卻有人為了近距離拍攝照片,擺置飼料、麵包蟲,同時播放鳥音「誘拍」。

他表示,候鳥過境短暫停留,就是為了吃飽後回到北方棲地配對、繁殖,部分民眾為了拍照私慾,耽誤野鳥的遷徙過程,誘拍擺放的食物非自然,也會造成野鳥警戒心下降,但誘拍行為只要是非保育類動物幾乎無法可管。

吳豫州呼籲,如果拍鳥的目的是喜愛野鳥,就應該保持適當距離,以不驚嚇、追趕為原則,不應該是只是為了追求照片,而造成野鳥生存環境遭干擾、壓迫。
黃鶺鴒站在田埂上。記者曾健祐/攝影
分享
池鷺已經換上繁殖羽。記者曾健祐/攝影
分享
海邊有整群濱鷸棲息。記者曾健祐/攝影
分享
跳鴴又稱「灰頭麥雞」,每年過境期只在台灣沿海零星出現。記者曾健祐/攝影
分享
池鷺最近三五成群出現在大園沿海農田。記者曾健祐/攝影
分享

3A10A30485951EFE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理財貸款顧問 的頭像
    理財貸款顧問

    申請貸款ptt

    理財貸款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